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Alliance information

联盟资讯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其系统中人的行为对农业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是动态变化的,是一种活态遗产。处理好人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积极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将农业文化遗产活态的传承下去。

文化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通过制定一个政府能够参与,农民可以实践,游客愿意遵循的旅游规划,达到保护与活态传承的目的。下面就以奇创参与的崇义县上堡梯田规划项目为例,从旅游规划的角度浅谈“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上堡梯田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2018年4月成功授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上堡梯田不仅拥有垂直落差达千米的壮观梯田景观,也有着“青蛙一跳三块田”小清新情境,还以其“美丽的”传统美食——九层皮风靡整个吃货界。美食引客来,美景将客留,游客骤增,造成梯田景观的破坏,设施的不足造成游客体验不适,严重影响梯田保护和发展。

本次规划仔细探究了上堡梯田的发展现状,得出了以下六大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政府有价值意识,缺乏战略高度

崇义县政府于2017年着手核心观景区的征地工作,为保护梯田自然景观,花重金返聘农民进行维护。可见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上堡梯田的价值并给予保护,但这样的封闭保护仅仅只能维持现状,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

2. 居民有意愿,缺乏科学引导

2014年的《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大量的猎景猎食的游客带到了上堡,当地居民也从中看到了经济利益,很多居民开始各干各的,最多的是拆老屋建新楼,做起了民宿和餐馆。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缺乏科学引导的举措,对梯田原有的村落机理和传统民俗文化造成巨大影响。

3. 交通能到达,时间成本高

上堡梯田位于崇义县西北部,最高梯田海拔在1260米,与县城的直线距离只有30千米,自驾需要近2个小时,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4. 农产耕作难,缺乏高品牌

农业有机稻米是上堡梯田最主要的农产品,然而由于梯田垂直高度近千米,耕作起来十分困难,主要以人工耕作为主,现在仍保留黄牛耕地、人工割稻的习俗。如此每年也只能有少量的稻米,虽然政府和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机稻种植基地,但是缺乏品牌的塑造,效益欠佳。

5. 景观有特色,文化不突出

上堡的游客中很大一部分是被美食引来,却被其独特的梯田美景所吸引,现有的大排子、山沟子、八卦梯田和木梓排几个观景点已有一定设施基础,都是梯田小径和挑空木平台,没有文化的注入,缺乏深度体验。

6. 政府运营保护,缺乏市场活力

政府通过征地将核心观景点保护起来,首先在资金上属于有出无进,是在为遗产保护做公益,在财政上造成巨大负担。但如何合理调动市场引入资金,创造可持续的保护运营体制,反哺到梯田保护中来?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梯田在保护中发展的问题。

在摸清了上堡梯田眼下面临的种种问题后,本次规划按照从高到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规划逻辑,制定六步解决途径:

第一步:提升高度,引发重视

上堡梯田因其梯田面积大且具有客家文化的特点,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客家梯田的属性,本次规划在国际层面从“上堡梯田·耕出世界的梯田”入手,将客家农耕文化重新拔高,将其作为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层面从“东看永定土楼,西看上堡梯田”打造客家文化新名片;江西层面对标婺源对接长三角客群,上堡梯田作为江西乡村旅游新的增长极对接珠三角客群。思路一经提出,崇义县政府各部都给予相当的认可与高度的重视,对上堡梯田今后的发展怀抱希望。

正所谓政府“各部同心,其利断金”, 对后面规划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很好基础。

第二步:区域保护,划定景区

在认清高度之后,是保护还是发展?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主要的内部意见分歧。解决这一问题是进一步统一各部力量,发挥政府主动力的关键点。本次规划以“保护是根本,发展是助力”的原则,提出保护范围要大,在保护范围之内严格执行遗产保护规划规范。将梯田景致最佳的片区,划定成核心景观区作为展示上堡梯田景观与农耕文化的窗口,以5A级景区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可适度开发,打造高品质景区。

第三步:衔接内外,完善交通

交通切忌顾内不顾外,如何缩短到达时间才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次规划将提升县道391和增设周边城市到上堡梯田的旅游班车。

景区内部为了尽量避免交通设施对梯田景观的影响,规划提出两点:1.“私家车不入内·依靠特色交通”,三个出入口规划统一停车空间,景区内部形成环线设置换乘点;2.拉长现有游步道体系,增加游览空间。

第四步:泛做产业,精做文化

做旅游就是在做泛旅游产业,与游客发生金钱交换的所有产业都可称之为旅游产业。不仅涵盖有机农副产品,还将旅游六要素全部纳入其中,吃——从餐馆到农副产品,住——从帐篷到主题民宿,游——从走到飞,购——从产品到服务,娱——从看看到参与。将如此多而散的产业如何整合发展,客家农耕文化就是串联各个产业的那条内引线。围绕客家农耕文化,产业既能做深也能做精。

第五步:情境塑身,IP塑魂

游客与景区主要通过感官来建立联系,让游客饱览眼福的同时也要调动游客其它的感觉器官。规划基于观赏的基础上,从最大程度调动游客感官体验出发,设计多个参与互动的活态情境,如脚蹬水车、草帽景观亭、自然相框等场景。

情境能提升景观丰富度,IP才能让景区活起来。“上堡牛妞”是针对上堡独特的农耕文化创造的IP形象,有着“我的梯田,我做主,我热爱劳动热爱跳舞”的青春活力,懵懂勤劳的卡通形象,同时运用到旅游纪念品上,让游客将文化带回家。

第六步:政府主导,灵活运营

经过以上五步,一个有活力的景区就应运而生,制定一个灵活科学的运营方案才是保持活力的重中之重。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政府始终要处于主导地位,但可以将景区内的大部分设施配套的运营管理下放到其他投资市场,这样既能吸引市场资金又能给景区注入外界活力。政府在整体运营中给予规范管束同时加大市场推介,从营销的角度为民营企业谋取更大的福利。

总而言之,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杜绝封闭保护,需根据实时实地的情况具体分析。旅游规划就是在处理关系网,其中包括政府与景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资本的关系、游客与居民的关系、游客与景观的关系,打通网络里各个经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就能有效的实施了。

本文来源于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尊重原创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