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Alliance information

联盟资讯

田园综合体,乡村发展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本质并不单纯只是旅游,旅游只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切入点和内容之一,旅游并不是田园综合体最合理的概括。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采用“旅游+”的思维和模式,以创新、循环、体验等建设为基本依托,从而推带动旅游业、文化、体育、康养农业、林业、特色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产业融合,使一二三产业在田园综合体相互关联、形成链条、融合发展,构建起一个多业并举、有效增值的产业综合体。

再有就是,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乡村金融创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用地保障、经营模式创新等诸多领域,需要创新一种符合当地发展模式,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相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障田园综合体的长久发展。

这是绿色化价值取向的要求,是田园综合体的第一特征和要义。只有优美宜居的环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一个好的田园综合体,就是要让人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一点,应在规划的有效指导和管控下,通过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富有个性的景观布局、别具一格的建筑式样、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去进行设计、建设和展现。

一个只有自然风光而缺乏人文气息的地方,是难以吸引人的灵魂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只有外在的长相美而没有精神的长相美,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所以,建设田园综合体,不仅要最大限度呈现所在区域的自然之美,也要深度挖掘所在区域的人文之美,从而形成兼具表里之美、给人双重享受的地方。

为此,要在文化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对地方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说故事等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在田园综合体予以展示。

从田园综合体的服务功能来讲,最直接、最基本的必然是观光旅游。所以,必须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来打造田园综合体,统筹考虑“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和需求,让消费者到田园综合体,有特色美食可吃、有酒店和民宿可住、有便捷交通可行、有优美景致去游、有土特产品可购、有好的项目去娱。

而且,要从旅游消费升级的需求出发,增加休闲性、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旅游设计,让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新型的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应当说,旅游只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切入点和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要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含金量,保持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在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就是按照资源整合的理念,采用“旅游+”的思维和模式,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为基本依托,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开发、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进行融合,使一二三产业在田园综合体相互关联、形成链条、融合发展,构建起一个多业并举、有效增值的产业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乡村金融创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用地保障、经营模式创新等诸多领域,需要在规划建设中既贯彻执行好上级的政策规定,也从实际出发进行先行先试。

所以,建设一个好的田园综合体,也是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试点示范的办法,可以有效解决相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建设田园综合体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如何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走出有效路径,创出一片新天地,有这样几个方面非常重要,值得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加以考虑。

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的导向出发,田园综合体应当是一种有质量、有品位的有效供给,而有效供给的特征在于精而不在多,只有精品才会吸引人,否则就会流于一般化。

所以,田园综合体建设千万不可大干快上、遍地开花,而消耗了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成为无人问津的无效供给。

通俗地讲,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这里面存在一个条件适应性的问题。如果不讲条件、随意建设,必然导致杂乱无序、低质无效。所以,在一定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建设田园综合体,应进行科学、合理、优化的选址,使田园综合体真正建在最适应的地方。

这种适应,就是要从供给适应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那些“得天独厚”的地方建设田园综合体,既最大程度发挥所在区域的比较优势,也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也就是说,每一个地区都应把最美的田园展示给外界,成为自己的形象名片。

顾名思义,田园综合体,生于田园、长于田园,展现的就应当是田园之美。这一点,是建设田园综合体始终不能偏离的方向。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持绿色化的价值取向,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景观改造、文化植入和设施完善等,让田园的地貌、形态、肌理等得以更好地提升和展示,根本上要留住田园的山、水和乡愁。

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导、规划引领、规划管控。一方面,通过规划来确定田园综合体的功能定位、风貌特征和实际内涵等,作出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和建设大纲;

另一方面,把规划控制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对建什么、怎么建、建到什么程度等,都有一个合理的界定和限制。一句话,在好的规划指引下,才能建出一个好的田园综合体。

不同的田园综合体,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只有彰显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才能符合有效供给的方向,达到吸引人的目的。

对于特色的设计和打造,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个性化的展示。自然方面,应以原汁原味为基本遵循,展现一方水土的天斧神工和天生丽质,让人看出“人无我有”的独特性;人文方面,应将地方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说故事等元素进行有效植入,让人同样感受到 “人无我有”的独特性。这种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必然是令人神之以往、留连忘返的地方。

“中央一号”文件说,建设田园综合体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属地百姓充分参与和受益”。

这表明,在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主体摆清楚,尊重群众的意愿,畅通民意的渠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来开展工作。

当然,属地百姓合作社是市场力量的一种代表,也包含了引入一些其他投资方参与的信息。对地方政府来讲,特别需要注意和防止的是,不能搞指令性计划和拉郎配,把市场行为变为政府行为,任意大建大造田园综合体,造成执行政策的偏差和失误。

前面已经提到,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创新发展模式的地方。从理清责任的角度来讲,对于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涉及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农村金融创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用地保障、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的确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有些更需要创新性地走出新路,达到最大程度惠民增收的目的。

尤其是在试点示范的过程中,更要予以精心指导、支持和呵护,有效推进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创新,让田园综合体建设顺利起步、积累经验、健康成长。

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问题——二元就是指不同,这个不同形成的差距不仅是物质差距,更是文化差距。解决差距的主要办法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径是通过产业带动。乡村以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增加值是有限的,不足以覆盖乡村现代化所需要的成本。而旅游业的消费主体是城市人,它的增加值大,因此,田园综合体可作为驱动性的创新选择,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