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Alliance information

联盟资讯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充分发挥大湘西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新开发,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精品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利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逐步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凸显、人民群众满意的旅游经济发展区,成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和文化多元性与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坚持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原则,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市场主体、拓宽筹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制约大湘西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坚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原则,着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以新产品、新业态引领旅游消费市场。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原则,促进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湘江旅游经济带、大湘南、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三峡旅游带、大桂林旅游圈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放格局。坚持保护优先、和谐发展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总体目标。力争到规划期末,把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成为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成为集土苗侗瑶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并把张家界市、常德市、吉首市、怀化市、邵阳市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四)改革创新目标。依托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平台,发挥张家界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提升张家界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张家界对大湘西、武陵山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湘西和武陵山区域的协调发展。通过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区域旅游开发理念、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发展保障政策等的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制度完备、运行高效、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把大湘西建设成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实验区。
  (五)文化生态保护目标。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对大湘西生态山水、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的保护与开发,实现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和谐,逐步将大湘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文化多元性与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六)生态安全目标。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绿色旅游、和谐旅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和国家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作用,维护武陵山片区生态安全,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保持并提高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大湘西与鄂西、豫西地区共同构建中国中部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中部脊梁"。
  (七)经济目标。到2015年,大湘西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超1.5亿人次,年均增长18%;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360万人次,年均增长16%;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2%;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大湘西年接待游客达2.8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大湘西旅游品牌具备较强的世界影响力,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具有较强的旅游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重点在大湘西地区实现社区和谐、城乡和谐、就业增长、农民增收、文化传承、民生改善、城乡居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时确保使得大湘西地区各种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得到更加充分彰显,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充分发挥大湘西对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交界地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成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
  (八)品牌建设目标。构建完整、多层次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加快大湘西旅游形象的整合,加大对"神秘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使"神秘大湘西"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大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旅游带、六大旅游板块"的大湘西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
  1、一个龙头:张家界。将张家界打造为大湘西区域旅游发展的龙头和带动大湘西旅游快速成长的引擎。其主要建设目标是构建大湘西旅游集散中心、大湘西旅游创意策源地和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湖南旅游的龙头、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面向国际的精品旅游城市。
  2、两个中心:以凤凰为核心的大湘西中部旅游中心和以崀山为核心的大湘西南部旅游中心。凤凰旅游中心主要功能是构建大湘西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和辐射的高地、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崀山旅游中心依托崀山世界遗产和新宁县、武冈市,其主要功能是构建大湘西南部地区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和辐射高地、世界遗产旅游品牌地、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大湘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心。
  3、五大支撑城市。常德市、张家界市、吉首市、怀化市、邵阳市。
  常德市:充分发挥大湘西北部"门户"优势和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建成大湘西北部旅游集散中心;依托经济优势和美观大气的城市环境,建成大湘西地区的休闲服务中心和会议会展中心,持续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桃花源"品牌,打造"桃花源里的城市"。
  张家界市: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张家界的旅游辐射、集散和聚集功能,形成辐射武陵山经济区、带动大湘西旅游发展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完善旅游综合配套,健全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形象宣传,积极推进旅游综合配套改革,尽快把张家界建成重要的国际游客集散地,世界旅游精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吉首市:深度挖掘乾州古城、德夯大峡谷、矮寨大桥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强化在大湘西中部地区的旅游集散功能。大力发展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实施"外通"、"内畅"交通工程,建设连接大湘西、渝东、黔东南的区域旅游中心,将其打造成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
  怀化市:依托良好的交通网,促进鹤城、中方、芷江融合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体系。立足生态文化特色,把怀化建成大湘西中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大湘西和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独具特色的山水旅游城市、大湘西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民俗文化展示窗口和活动中心。
  邵阳市: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和集散网络结构,把邵阳建成湘西、湘南、桂北、粤北地区的旅游枢纽城市及大湘西东南部旅游集散中心。
  4、一条廊道: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以常张高速和规划期内建成的张花高速、包茂高速为依托,连接常德、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并进一步向外延伸到桂林、柳州、武隆、大足和长江三峡等知名旅游地,形成以世界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为特色的黄金旅游带状区域。与豫西、鄂西、渝东、黔东南、桂北共同打造未来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与民俗旅游走廊。
  5、四条精品旅游带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以张家界、崀山二大世界遗产为核心,以未来建成的张崀桂高速为轴线,以城头山、里耶古城、老司城为延伸辐射带,打造世界自然遗产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机融合的遗产旅游集聚带。
  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依托沅水,打造以傩文化为代表的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土苗风情和自然山水为特征的山水民俗景观带。
  沪昆高铁民俗生态旅游带:以未来建成的沪昆高铁为轴线,以古城古镇古村落文化、抗战文化、夜郎文化、稻作文化、生态旅游为鲜明特色,打造一条大湘西重要的民俗和生态旅游走廊。
  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从通道经绥宁黄桑、城步南山、老山界,到新宁崀山,并经永州延伸至江华、江永两县,立足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资源与环境,辅以侗、苗、瑶原生态民俗文化,打造原汁原味的大湘西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
  6、六大旅游板块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旅游板块:以张家界市为主体区域,以世界遗产武陵源为核心资源,以天门山、永定城区、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万福温泉、八大公山为重要依托资源,形成"奇山异水"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积极开拓航班航线,继续完善特色宾馆、特色餐饮、大型购物中心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加强与周边旅游区旅游协作,强化辐射功能,带动大湘西旅游整体发展。
  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以常德市为主体区域,以桃花源、柳叶湖、城头山、花岩溪、壶瓶山、西洞庭湖湿地和沅江风光带为资源依托,打造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现代都市风情、城市休闲度假带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旅游板块:以湘西自治州为主体区域,以凤凰古城为龙头,以芙蓉镇景点圈、里耶景点圈、乾州景点圈为重要依托,以神秘、多元的湘西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打造璀璨夺目的土家族、苗族人文生态旅游区。
  怀化古城古镇古村旅游板块:以怀化市为主体区域,以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夜郎古国、荆坪古村、高椅古村、皇都侗寨、芋头侗寨为资源依托,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贯通南北的旅游大通道。
  大崀山原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以邵阳市为主体区域,以崀山世界自然遗产为核心资源,以南山、云山、黄桑、虎形山、通道万佛山、魏源湖、武冈古城、邵阳市区为资源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打造大湘西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华瑶乡民俗文化旅游板块:以永州的江华、江永两县为主体区域,以瑶文化、女书文化为核心资源,以千家峒、上甘棠、女书风景区、涔天河、秦岩、阳华岩、九龙井、姑婆山、黄龙山、大龙山为资源依托,以神秘、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打造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世界瑶文化旅游中心。
  (二)核心产品开发。以观光体验产品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产品为重点,以新业态产品为方向。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建设富有大湘西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遗产旅游、乡村旅游、古城古镇古村旅游,丰富完善观光体验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休闲产业集聚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休闲旅游综合体、精品休闲旅游城市,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户外运动旅游产品、背包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形成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新业态旅游产品品牌。
  (三)重点项目开发。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三大引擎、十五大支撑、三大地标和六十三大基础"的旅游项目开发格局。进一步提质升级武陵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凤凰古城、崀山三大引擎项目。高水平开发建设桃花源度假区、柳叶湖、城头山、张家界环天门山旅游经济产业带、里耶古城、芙蓉镇---猛洞河---老司城、芷江和平文化城、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万佛山---侗寨、武冈古城、南山休闲度假区、虎形山---花瑶旅游度假区、千家峒、女书文化产业园、涔天河度假区等十五大支撑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大湘西门、大湘西柱、大湘西桥三大地标项目。全面推进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园、湘西乾州古城、边城茶峒、怀化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园、黄桑国际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好江华瑶族古城等六十三大基础项目建设。
  (四)旅游线路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完善线路体系。积极开发常德休闲度假之旅、张家界世界遗产之旅、湘西自治州民俗风情之旅、怀化中国第一古城古镇古村休闲之旅、邵阳森林草原生态之旅、江华江永民俗风情之旅等23条市州内基础旅游线路;重点整合开发神秘大湘西之旅、遗产大湘西之旅、生态大湘西之旅、创意大湘西之旅、红色大湘西之旅、科考大湘西之旅、探险大湘西之旅、慢活大湘西之旅等8条跨市州经典旅游线路;主动协调开发"神秘大湘西"循环旅游线、大武陵精品旅游线、湘鄂渝桂黄金旅游线、湘渝合作旅游线、湘黔合作旅游线、粤湘桂大循环旅游线等6条区域间协作旅游线路;争取南部红色景区(点)进入中国"红军长征"国家旅游线,北部景区(点)进入中国"长江中下游"国家旅游线,张家界纳入中国"京西沪桂广"国家旅游线,打造"京西沪张桂广经典中国"国家旅游线。

三、保障措施

(一)旅游交通网络建设。
  1、建设六个机场。加快张家界荷花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常德桃花源机场、芷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增开与国内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航线航班。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邵阳武冈机场和邵东机场。
  2、建设"三纵五横"八条区内外铁路网。"三纵"分别是张家界-沅陵-溆浦-隆回虎形山-新宁-桂林(张崀桂高铁),恩施-宣恩-来凤-龙山-里耶-花垣-吉首-怀化-通道,宜昌-石门-张家界-古丈-吉首-怀化-洪江-靖州-通道(枝柳线)。"五横"分别是张家界-永顺-龙山-黔江、秀山-吉首-沅陵-溆浦、溆浦-怀化-芷江-新晃(湘黔线)、邵阳-隆回-洞口-怀化-铜仁(怀邵线)、永州-新宁-武冈-绥宁-靖州。
  3、建设六条跨省旅游大通道。分别是"西安-安康-恩施-张家界-吉首-凤凰-怀化-通道-桂林"、"昆明-重庆-武隆-吉首-凤凰-张家界-常德-长沙"、"广州-衡阳-邵阳-常德-荆州-宜昌-郑州"、"十堰-张家界-沅陵-溆浦-隆回-新宁-桂林"、"成都-重庆-武隆-秀山-张家界-常德-长沙"、"贵阳-凯里-玉屏-芷江-怀化-邵阳-长沙"。
  4、建设"三纵四横"七条圈内旅游连接公路。"三纵"分别是张家界-沅陵-辰溪-溆浦-洞口-武冈-新宁(省干线张崀桂高速),花垣-吉首-怀化-洪江-靖州-通道(国家重点公路包茂线),常德-涟源-邵阳-永州(国家重点公路二广线)。"四横"分别是常德-慈利-张家界-永顺-花垣(国家高速公路二广线联络线及张花支线),铜仁凤凰机场-凤凰-吉首-沅陵-常德(国家高速公路杭瑞线),邵阳-隆回-洞口-洪江-怀化-芷江-新晃(国家高速公路沪昆线),通道-绥宁-城步-武冈-新宁。
  (二)旅游集散网络建设。优化旅游集散网络,全面提升网络配套功能。在张家界建立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常德、吉首、怀化、邵阳建立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桃源县、澧县、慈利县、武陵源区、桑植县、凤凰县、永顺县、沅陵县、芷江县、通道县、新宁县、武冈市、城步县、江华县等建设"十四个"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形成结构合理的集散网络运营体系。
  (三)国际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建设。
  1、建设完备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及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并合理优化配置大湘西的旅游要素,改善旅游综合配套环境。
  2、大力完善旅游交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大力发展绿色饭店,推广绿色旅店标准。扶持和培育本土龙头酒店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级连锁酒店集团、经济型酒店集团、汽车旅馆集团、精品酒店集团,鼓励发展旅游文化主题酒店、温泉特色酒店、会议度假酒店和青年旅社,形成以星级酒店为主体,其他类型接待设施为补充的接待住宿设施体系。
  4、提升旅行社综合竞争力。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旅行社品牌,鼓励旅行社向集团化与专业化发展;加强旅行社行业协会的建设,整顿旅行社行业秩序,力争到规划中远期有5-6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
  5、协调发展酒店餐饮、特色风味餐馆和大众餐饮三大餐饮服务体系。打造大湘西特色餐饮企业品牌,鼓励成立大湘西饮食集团和餐饮有限公司,力争近期有2-3家餐饮连锁企业或联盟进入全国餐饮业百强,中远期有5家左右餐饮集团进入全国餐饮业百强。
  6、大力发展现代娱乐业。积极开展大湘西"旅游文化示范工程",培育大湘西旅游文化娱乐品牌。
  7、完善旅游购物体系,建设10家左右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打造统一的大湘西旅游购物品牌,统一使用"大湘西"品牌,并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城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构建精品旅游城镇体系。将张家界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常德、吉首、怀化、邵阳建成国家精品旅游城市,凤凰、新宁建成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小城镇,桃源、慈利、桑植、永顺、龙山、沅陵、麻阳、芷江、洪江、通道、武冈、城步、隆回、江华、江永建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小城镇。
  2、健全城市旅游功能。大力提升五市州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创造独特的城市魅力,美化城市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旅游产业要素,重点在城市休闲空间上有所突破。
  3、做大做强县域旅游经济。精心培育县域旅游品牌,不断完善县域旅游功能。把旅游强县建设与当地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旅游助农、旅游扶贫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4、优化城市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旅游形式,丰富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举办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文化交流、体育赛事、会议会展等活动;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建设风格独特、反映当地文化、具有游览价值的建筑和街区等。
  (五)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大湘西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协同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建立健全灵活高效、责任明确、激励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省旅游局及大湘西各级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构建相互紧密配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完善旅游信息智能化服务体系、旅游科技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5大体系。重点实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工程和"大湘西旅游一卡通"工程。
  (六)旅游产业融合建设。
  1、加快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按照现代观光农业产业集聚化方式发展,打造各市州现代观光农业旅游产业集聚区。在原有示范点基础上再增加10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并有6-8处进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行列。
  2、加快旅游与工业融合。支持现有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特色工矿业企业、历史工业遗存进行旅游化改造,创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和生态工业园。建设一批旅游产业要素完整、旅游服务体系齐备的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力度,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重点加强旅游房车、景区索道、信息化数字导览设备、高星级宾馆饭店各类用品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常德市、怀化市等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条件发达的地区,鼓励企业进行工业旅游新业态的积极探索,形成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3、加快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文化演艺、文化节庆、文化会展和民俗文化等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对民俗、历史、艺术等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化改造和国际化提升,建设一大批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文化设施,开发一系列国际旅游文化精品,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娱乐服务体系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健康向上、多元化的旅游娱乐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建成大湘西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以澧水、沅水、酉水、资水、潇水、西洞庭湖及借母溪水库、涔天河水库等水系水体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水源保护示范区;建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生态型工业、农业以及城镇、乡村健康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八)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大湘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加快旅游文化的品牌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重点打造十二大精品文化工程。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指导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方向。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文化保护更加完备、服务功能更加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空间布局比较科学、行业结构更加合理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九)旅游产品开发行动计划。加快武陵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武陵源景区转型升级。加快崀山生态旅游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崀山旅游文化建设、新宁县城旅游配套建设;加快建设凤凰新城,扩大景区容量和规模,提升凤凰古城接待水平;积极推进里耶古城、老司城、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启动万佛山-侗寨、虎形山-花瑶列入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名单筹备工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融合工程;科学编制大桃花源、环天门山、芙蓉镇景点圈、凤凰古城、边城茶峒、崀山、洪江古商城、会同古村、通道侗寨、绥宁黄桑、城步南山、武冈古城、江永女书园、江华涔天河等重点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推动湘西自治州与怀化合作开发"三古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常德灵泉农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常德美丽乡村生态运动示范区、张家界新大绿生态乡村度假示范基地、怀化安江农校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基地、"江永五香"旅游商品产业示范区;逐批将以吉首为中心的湘西旅游度假区、柳叶湖度假区、环天门山度假区、南山休闲度假区、虎形山-花瑶度假区、千家峒民俗山水度假区、涔天河度假区等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常德生态体育公园、张家界体育公园、大庸府城、乾州古城、常德步行街、怀化步行街、邵阳步行街、武陵源城区、中方新城9大休闲旅游综合体;建设常德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吉首市、凤凰县、洪江区、新宁县7大精品休闲旅游城市;建设常德田园休闲文化示范区、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示范区、吉首神秘文化创意示范区、怀化民俗文化创意示范区、邵阳生态民俗文化创意示范区、永州民俗文化创意示范区6大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研发基地;建设"元帅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张家界-常德、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常德-怀化、邵阳-怀化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林伯渠故居及纪念馆、常德抗日战争纪念公墓、桑植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故居及纪念馆、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通道转兵会议会址、芷江和平文化城、老山界长征山8大红色重点景区(点);建设大湘西自驾车旅游汽车租赁服务中心、汽车租赁服务站和汽车租赁服务点;逐步建成常德"世外桃源"、张家界"山水画廊"、湘西州"神秘湘西"、怀化"古韵五溪"、邵阳"绿地古风"、两江(江华江永)"魅力瑶都"6大自驾游基地。办好湘西凤凰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怀化沅陵国际传统龙舟大赛、德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大湘西国际环风景道汽车拉力大奖赛等4大世界级体育赛事;建设怀化雪峰山生态旅游区、湘西凤凰南方长城国际登山运动节、张家界体育运动装备制造基地3大重点项目;建成洪江中国户外运动基地、德夯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张家界百猴谷户外探险基地、张家界户外拓展基地4大综合型户外运动基地;重点开发茅岩河、猛洞河、龙底河3大漂流项目;设计开发沅水山水人文背包旅游线路、张家界---吉首---凤凰背包旅游黄金线路、怀化古城古镇古村背包旅游线路、湘西南原生态背包旅游线路。
  (十)旅游营销行动计划。大力建立通畅的营销渠道。组建大湘西旅游营销协调委员会。制定基本营销策略。以"整体推介、捆绑营销"的方式营销大湘西,重点抓好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建设大湘西旅游官方门户网站,在主要客源地设立大湘西旅游营销专柜和旅游咨询中心,发展区域旅游总代理,在重点客源市场举办大型推介活动。积极推进航空口岸建设与包机专线建设,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宣传力度,与主要客源地品牌旅行社开展营销合作,针对自驾车群体进行重点营销,大力开发散客市场。做好旅游产品和跨市州经典旅游线路的营销工作。继续办好有关节庆活动,打造节庆营销平台。
  (十一)旅游扶贫行动计划。加大大湘西旅游扶贫工作力度,编制大湘西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充分保障贫困地区旅游的持续发展。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旅游资源有偿开发,保障当地社区居民的旅游开发利益。各级部门加强协作,整合资金,对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进行重点支持,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加快移民小区建设,建设20-50个旅游扶贫移民小区;大力发展农家乐,重点扶持200户农家乐;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设,打造50个生态型村庄;加快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20个集中连片、成效明显、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开展大湘西旅游从业人员"雨露计划"培训,集中培训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5000人;建立大湘西旅游企业行业协会,壮大旅游企业规模,带动旅游就业、创业;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形式,实现小额信贷扶贫对象全覆盖,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
  (十二)区域旅游合作行动计划。
  1、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大湘西全境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上位政策,深化与周边区域合作,成立大湘西与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发展联盟,完善协调议事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加快交通合作,推进大湘西与武陵山片区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以武陵山精品旅游线为重点,积极打造跨省合作旅游线。支持跨区域旅游行业集团和协会建设,推进市场主体深入合作。打造区域合作网络平台,共建跨区旅游网站、营销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跨区域旅游信息沟通。
  2、与长株潭城市群合作行动计划。建立长株潭-大湘西区域旅游合作磋商会定期会议制度,协商两地旅游合作具体事宜,联手开展宣传推介;联手设计旅游产品,努力实现客源市场的互送互利;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服务标准和市场管理的统一;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整合大湘西与长株潭的旅游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围绕湖南省"251"工程,在网络互通、信息交流、互送客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旅游集散和信息咨询服务的统一;定期举办媒体互动采风、媒体联合采风等活动;实现旅游网站相互链接,开辟区域旅游宣传专栏,共同打造信息交流平台。
  3、与大湘南旅游圈合作行动计划。引导各方旅游主管部门共同签订《大湘西-大湘南深化旅游合作协议》,建立"大湘西-大湘南区域旅游合作磋商会"定期会议制度,协商两地旅游合作具体事宜,推进大湘西南部与大湘南融合发展。积极寻求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形成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宣传互动、客源互送,不断扩大旅游互动和双向旅游规模,促进资本、劳务、人才等旅游产业要素自由流动,交通、通信、集散服务网络等互建互通;鼓励城市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旅游合作,鼓励大湘西与大湘南8大城市之间的城市交流、产品连线、营销联网,发挥区域组合优势,共同做大市场,充分发挥平台效用,推动市场交流和互动。
  4、与洞庭湖旅游圈合作。协商签订《大湘西-洞庭湖深化旅游合作协议》,建立"大湘西-洞庭湖区域旅游合作磋商会"定期会议制度,形成协作区年会机制、旅游营销合作机制和旅游活动互动机制,创新区域旅游合作形式。签订促进旅游发展"绿色通道"协议,加强大湘西北部与洞庭湖区合作,实现融合发展,共同建立湘鄂旅游绿色通道,加快洞庭湖交通网络建设,实现大湘西与洞庭湖旅游交通无缝对接。
  5、与湘江旅游经济带合作行动计划。协商签订《大湘江-大湘西深化旅游合作协议》,建立"大湘江-大湘西区域旅游合作磋商会"定期会议制度;构建"湖湘文化"和"五溪文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及互动发展机制;深化湘江旅游经济带与大湘西旅游圈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文化保护与利用经验,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创建提供示范;以湖南省水利"一号工程"涔天河项目为契机,以湘江源头生态旅游开发为抓手,将江华、江永打造成湘江与大湘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模式;改善和提升交通环境,实现全面对接,互为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
  6、与鄂西旅游圈合作行动计划。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整体框架下,探讨建立中部生态文化旅游交易会轮流承办制度。积极整合大湘西与鄂西旅游资源,依托大尺度的湘、鄂、渝、桂黄金游线,共同策划和推广生态之旅、遗产之旅、文化之旅、创意之旅、慢活之旅、科考之旅,打造一程多站、适销对路的中国中部地区生态文化国际精品线路;积极推进大湘西和鄂西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鼓励城市之间、企业之间开展深化合作,有效整合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市场要素资源,引导大湘西旅游投融资集团(股份)公司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为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条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在武陵山山地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三级功能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产品提供三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跨流域综合治理合作,建立中部地区完整的生态空间格局。
  7、与大桂林旅游圈合作行动计划。建立大湘西与大桂林无障碍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消除跨区旅游壁垒,推出旅游便利化政策措施,为旅游企业跨区域经营提供条件,为游客跨区域流动提供便利服务;推进张崀桂高速和张桂高铁建设,合理布局和统筹衔接两大旅游圈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航空交通网络体系,加强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合作;共同开发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建立互补的旅游产品开发格局,合作开发张家界-桂林、凤凰-桂林的黄金旅游线,进一步延伸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著名的生态民俗旅游带;建立旅游联合促销机制,加大联合促销投入,联合培育客源市场,启动两大旅游圈国民旅游互访计划,共同繁荣国内外旅游市场;研究制定互赠景区门票、派发旅游消费券等有利于客源互动的措施,推动形成区域旅游大市场;打造共同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救援中心联网,统一旅游信息服务标准。
  (十三)体制机制保障。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主动参与"的"三位一体"多元主体合作框架。
  2、建设大湘西旅游一体化机构。组建"大湘西旅游投融资集团(股份)公司",建立大湘西旅游行业协会,成立"大湘西旅游产业研究中心",设立"大湘西旅游论坛",设立"大湘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3、建立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沅水流域综合旅游开发示范区、大桃花源综合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凤凰古城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湘西南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洪江古商城旅游示范区、龙山来凤旅游经济协作示范区等七大示范区,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4、重点建立和完善十四大运行机制。区域"大旅游开发集团"主导下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机制、"共同市场"整合营销机制、旅游新业态导向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旅游"国际标准化"保障机制、跨流域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原生态文化基因保护机制、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构建机制、"多元化"投融资创新体制、创新旅游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开放的政策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十四)政策保障。加大对大湘西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制订《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编制《大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出台《大湘西旅游服务标准》。
  (十五)资金保障。积极支持各相关单位申报国家及省内的相关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大湘西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项目纳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开发范畴,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大湘西旅游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以及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十六)用地保障。积极探索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建设用地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旅游土地利用评估体系;制定各类旅游设施建设用地的保障政策;建立用地保障监管机制,保障旅游开发用地和解决重点旅游区的土地利用问题。
  (十七)人才保障。设立大湘西旅游发展咨询委员会,建立大湘西旅游开发专家顾问机制。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旅游人才市场;制订《大湘西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办法(试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旅游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及早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与配套政策,尽可能地给予重点扶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大湘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