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注册 phone 010-69375123

Cultural-System

文化体系

科技馆科普文化衍生品开发探究

 近几年,随着国内许多科普场馆纷纷建立,科普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科普文化衍生品作为新兴的科普形式正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不同于普通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科普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开发目前都属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科普衍生品的概念、开发定位和原则、产品种类,对其社会认知情况、国内外发展状况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阐明了目前衍生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以及开发过程中的解决办法,以供业内借鉴参考。

【关键词】科普文化衍生品;科普场馆;开发策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科学普及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承担科学普及重要职责的科技馆也蓬勃兴盛起来。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引导公众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科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科技馆正以其独特的承载方式,催生并发展出了自己的科普文化。科普文化衍生品作为科技馆科普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科学、艺术、生活融为一体,是连接科技馆与大众最好的纽带,科技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文化衍生产品,让观众将科技馆里的感受体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1 科普文化衍生品概念
科普文化衍生品,从一般概念上讲是指与科普场馆的展品或展教理念相关的衍生产品。从广义层次上讲,由于今天的科普场馆已经融教育与科研、合作与交流、展教与互动、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于一体,因此,科普衍生品不仅仅是科普场馆内一件展品的微型化复制,而是一种根源于展品科学本质开发的具很大吸引力和�龉萏厣�、能够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扩大科普消费、创造文化产品附加值的商品。它包括以下种类:
1)科技小展品:一些展品的延伸出的互动模型,如光能风车、手摇发电机,自然科学模型、拼装照相机、牛顿摆等。
2)科普书刊、科普音像制品:科普知识读物和儿童的科学启蒙图书。
3)科普场馆特色的纪念品:科普场馆的建筑模型、邮册、邮票、名信片等。
4)带有科技馆品牌的文创产品:3d打印笔、创意手表、热感应笔,钥匙圈等。
5)科普玩具:利用科学原理开发的玩具:如飞去来器、遥控飞碟、熔岩灯、拓扑游戏等。
6)由科普场馆专业特色的主题展览、临时展览衍生出来的工艺纪念品、特殊纪念品,如天文系列科普工艺纪念品,“神五”“神六”展的宇航太空纪念品、太空食品,恐龙展的恐龙系列纪念品、矿石标本。科学影城新片上映时的相关衍生纪念品等。
7)科学教具: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教学实验仪器等。
2 国外衍生品开发的历史概况
衍生品开发最早开始于商业联袂。20世纪初期,美国博物馆从政府手中得到的补助被大幅压缩,最终迫使博物馆探索通过商业销售利润实现自我生存。在这种形势下,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逐步开始开发有自身特色的场馆展示衍生品,并在馆内进行销售。此外,国外的科普场馆大部分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非政府机构,政府并不全部负担场馆的运营费用,要靠企业、个人赞助和自身经营来筹措相当比例的费用。因此,衍生品的研发与经营相对比较重视。据北美科学中心统计,科技馆日常运营资金来源及比例为:门票、小卖部和餐饮服务收入占52%,公司和个人捐赠占23%,政府的项目资助占25%。其中,衍生品的售卖收入占有相当比重。在1973年,大英博物馆就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公司,主要开展图书零售和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成为该馆最具发展空间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大英博物馆相关年销售收入可以接近1000万英镑。 例如,一个以古埃及金字塔为蓝本开发出纪念品,售价从折合人民币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无论是什么消费水平的游客,都可以选一样有金字塔标志的纪念品带回家。此外,在伦敦科学馆、荷兰奈姆科学中心和美国加州科技馆等著名科技场馆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科普衍生品出售。日本科学未来馆的商品部里,汇集了种类繁多,涉及科学内容相当广泛的各类商品,大到宇宙天体模型,小到地质标本、分子模型,还有《牛顿》杂志等科学期刊、书籍、光盘,以及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类小玩具,极大程度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顾客。
3 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随着各地科普场馆的快速发展,许多科普场馆和科普企事业单位也在科普文化衍生品的研究、开发、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北京天文馆开发的明清天文仪器工艺纪念品作为具高品位高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馈赠外宾的礼品;北京海洋馆的中华鲟系列旅游纪念品;天津科技馆的正交十字磨;重庆科技馆的“科娃”飞行器。厦门科技馆水钟拼图,采用了北宋时期厦门籍著名科学家苏颂所发明的枢轮擒纵装置,它通过拼图的形式,展现厦门科技馆标志性展品水钟独具特色的内部结构。从经营规模看,上海科技馆、北京海洋馆的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万元,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的衍生品的销售额也达数百万元。部分场馆衍生品销售额每年以15-30%的速度增长。有的科普场馆还在探索反映本地区文化理念、外形统一设计包装、生产和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 存在问题
我国科普场馆整体的衍生品开发经营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衍生品开发创新度不够,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普场馆的科普衍生品非自主开发、品种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与博物馆文创产品不同,科技馆衍生品缺乏“符号化”“品牌化”的理念整合,对参观者无法形成必要的心理引导,激发消费需求。
2)科普场馆管理者缺乏市场意识,认为自主开发展教困难重重,力不从心。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经营人才和创新机制,往往选择风险小、见效快的场地出租、转手承包、代销的方式从事展教衍生品的经营。面对衍生品前期投入多,成本高、资金少风险大等困难,衍生品开发在众多科普场馆中成了“鸡肋”。  3)主创企事业单位尚未形成行业共识,对开发科技馆衍生品兴趣不高,投入不够,创新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科普文化衍生品,是科学、创意、艺术的综合品,又兼顾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开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教育素养,同时兼具技术创新及艺术文化创新的能力。目前,国内主要开发者分为两大类:展品研发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展品研发企业具备技术开发的专长,但没有艺术设计或文化包装的能力,或者说对此市场兴趣不足。而文创企业又不具备核心的技术创新的能力。
4)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不够,缺乏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科普场馆作为事业单位,科普文化衍生品开发和经营是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一产业性质的业务,在资金投入、经营管理、收益回报、评估体系等系方面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5 科技馆科普文化衍生品开发策略
5.1 加强创新力度,建立特色品牌
科普文化衍生品是一种科普与文化的跨界,把科普教育功能从馆内向馆外不断延伸的特殊载体。加大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容的挖掘,寻求创意设计来源。把握艺术性、文化性、纪念性的特点,开发具有一定特色高品位的科普衍生品。从观众的消费需求出发,丰富衍生品种类和形式。整合文化理念,开发成体系的衍生品,培育品牌形象。
5.2 提高社会认知度、形成行业共识
事实证明,科普文化衍生品开发和经营是科普场馆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科普传播功能,是新形式的科普手段与方法。“把科学带回家”,延伸科普场馆有限的空间,拓展了科普的深度及广度。全国科普场馆及有关部门对开发研制销售科普展教衍生品的意义和作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5.3 整合资源,探索产业化道路
整合研�l机构、科普场馆、生产企业的科普衍生品开发资源,建立协作化联盟。促进科普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宣传、推广、销售产业化,探索一条把科普场馆的科普文化衍生品经营与科技教育内容完美融合的新路。
5.4 广泛借鉴,形成特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市场意识越来越强,有许多先进经验可资借鉴。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宫廷文化产品系列;以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主旋律产品,以江浙沪博物馆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系列,衍生品产品丰富多样,除了文物复制品外,还出现了生活系列、文房系列、服饰系列、潮流数码甚至食品系列。科技馆应当认真借鉴这些文博场馆开展衍生开发的相关经验,从中摸索出适合科普文化衍生品开发的特色之路。
5.5 政府重视,积极引导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科普文化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给与高度重视,并提供相应政策扶持。例如在2015年2月9日公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的第三十四条中,就提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品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对于科技馆,应该也争取由政府颁布相关条例或办法,对科技馆发展科普衍生品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
2015年开始,国内各大文博场馆文创产品开发如火如荼开展起来。截至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已经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仅2015年上半年,文创产品收入就达7亿元。部分文博场馆利用品牌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在研发、推广方面投入巨大,在网络互动、电商合作、产品销售形式上做了大量探索。
如今,在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社会认知的逐渐形成、科普产业化的培育,科普衍生品开发工作一定能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Tips

添加成功

添加失败

发送成功